自研平价千斤顶扛着大楼走武汉企业解决建筑顶
发布时间:2024-06-09 07:18

  “经测量,误差不超过1毫米!”6日下午,鄂州华容区,一栋三层大楼“滑行”到位后精确“停”到画线区域内。通过定位轴线测量,工程师大声报数。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

  武汉巨成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巨成结构”)相关技术应用于该大楼,在短短3天内将其平移106米。

  在鄂州华容区的中煤鄂州电厂附近,长江日报记者看到,为电厂四期扩容预留的空地上空空如也,无法想象不久前这里还立着一座3层楼。

  记者了解到,为满足电厂项目扩建需求,当地一处建筑高度超12米的消防站面临迁移。传统方法是拆了重建。

  为尽可能保留这一公共设施“地利”之便,同时尽可能缩短施工周期,节省施工成本,当地政府和企业希望将这栋楼非破坏性地“移”开。

  承接此平移工程的巨成结构副总经理张畅介绍,工程用上了企业自主研发的“钢滑道刚性平面轴心旋转法”与“钢滑道顶推平移法”。

  逆时针旋转28°、平移99米和顺时针旋转28°再平移106米……在延时摄影记录中,记者看到,日升日落、光影变幻中,高楼仿佛积木般被轻巧摆放挪移。

  “看得见的是大楼‘长腿’‘跑’了,看不见的,是轻不得重不得的一股‘力道’在托着大楼移动。”张畅打了个比方,如果把砌体房子比喻成一块豆腐,直接拿手去端,豆腐肯定会碎掉,但如果把豆腐放在盘子里,只要端盘子够稳够同步,建筑物就能很好被顶升挪移。而企业用来托举房子的,是高强(钢骨)混凝土垫块组成的柱芯与千斤顶,它们交替受力,能让庞然大楼像豆腐一样稳稳“坐”在“盘”中。

  据介绍,企业自研了算法和同步顶升控制系统,人工智能实时“计算”受力点,能让“端”起大楼的“盘子”均匀受力。

  “我们‘拔高’建筑物,现在还可以旋转、平移。‘竖拉’‘横拉’都是为了验证独创的‘钢滑道移位技术’。”张畅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,“顶升”是建筑工程难题。把建筑物“顶”起来,而不破坏其结构,业界已有人做到,比如,造价不菲的顶升技术被应用于文保等特殊领域,而企业希望自研更“平价”的顶升技术。

  目前,企业的技术已可做到符合建筑安全标准前提下,顶升速度较传统顶升速度快4倍,但是造价却比传统顶升技术的1/10还要低,这就让“顶起”建筑物改造,有可能被大量复制,如为小区“顶”出停车场、为立交桥“顶”出多一层交通空间等。

  目前,巨成结构牵头制订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《钢滑道顶升改造老旧小区技术规程》,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。

  据介绍,这一技术最初源于产学研合作诞生的一套技术力学模型。巨成结构最早就是由武大一个课题组孵化、高校和教授团队共同发起创办的企业。

  回想起28年前创业,巨成结构创始人、董事长高作平说,当初“下海”创业,就是为了验证创新必须奔着市场去。

  高作平毕业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(现武汉大学)77级数学力学专业。毕业留校后,1996年,他和其他5位武大教师白手起家,在珞珈山上一栋自建的小楼内开始创业。彼时,距离2012年武汉在全国率先推出“黄金十条”、鼓励高校师生“下海”创业,还要早上十多年。

  高作平回忆,创业之初,为了“看起来像个老板”,他花了家里五分之一的积蓄买了部手机。

  随后,6位教师与武汉大学“合伙”,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。2007年,这家专做建筑物加固的企业营收已超过一亿元,并凭借在建筑物加固领域的“绝技”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

  很多人艳羡,但高作平很清醒:“市场并非一成不变。‘顶’破天花板,敢想别人不敢想的。”他发现,不安全的房子毕竟是少数,大量房屋存在“功能病”——老旧小区缺少停车位,有些商业小区没有公共厕所。

  能否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中探出一条新路,以空间追时间,让老旧小区“长”出新功能?他判断,建筑物改造或成为未来建筑业的主要方向。企业换道再攀登,他带队持续投入研发新技术。

  据介绍,为了研究“顶”的力道,巨成跨学科研发团队涵盖力学、结构、控制、液压、机械、电气、材料、Bim、工业设计、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人才,还在不断升级技术,让建筑“增长术”更好用、更便宜。